前言

程序员的未来在哪里?作为一个写了六年代码程序员,我对这个问题有亲身体会,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。

程序员 35 岁后大概有这么几个方向:

  1. 管理方向,CTO/技术总监
  2. 技术方向,架构师
  3. 自由职业/副业
  4. 创业
  5. 得过且过 ( 大部分人 )

管理方向

如果我们在一个公司待的比较久,老板对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比较认可,就有可能提拔到管理岗位,负责技术团队的管理工作。title 可能是 CTO 或技术总监,不论 title 是什么,总是做管理方面的工作。

管理工作包括招聘人员,培养团队,规划项目进度 ( 如果没有项目经理岗位 ) ,梳理业务需求 ( 辅助产品经理 ) ,决定技术方案等。

做管理重心不是在技术,而在沟通协作。

ps:管理岗是否需要写代码?这点不同公司情况不一样,后续将讨论这个问题。

技术方向

当我们在技术上持续精进,从网络协议到分布式算法,从前端到后端,从数据库到缓存,一个人能扛起整个公司架构设计,同时你也对公司业务非常熟悉,你就可以往架构方向努力。小公司一般没有专门的架构师岗位,由技术负责人兼任架构工作。

架构要求在技术和业务两个维度都有深刻理解。有业务壁垒的行业甚至业务比技术更重要,比如医疗。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靠业务赚钱而不是靠技术,程序员的话语权不高。小公司里,老板不会关心你用到的编程是 PHP/Java,框架是 Laravel/SpringBoot,他关心的是按时甚至提前交付项目给客户,项目稳定没有 Bug,公司收到钱。

后续也会专门讨论一个合格的架构师需要具备哪些能力。

自由职业/副业

结婚生娃,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推动我们去思考和实践更多收入渠道,这就是副业。如果副业收入赶上甚至超过主业,有可能放弃主页转去做副业 ( 这种情况很少,大部分人做不好副业 ) 。 我了解和接触的副业有以下几种:

  • 接外包单 这里的外包指小型项目外包,创业公司要做个产品,你用业余时间写代码,做完收钱。看起来很简单,实际上最坑。

找人做外包的老板自己是不懂技术的,一开始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产品,或者给你个竞品要求你照着实现。做着做着你发现需求越来越多,老板想法越来越多,你疲于奔命,一边写代码一边沟通确认需求,远比在公司上班累 ( 是不是很想念产品经理的大脸 ) 。而且,不懂技术的老板可能觉得这个需求很简单,“就是购物下单,照着淘宝京东的来,3000 块,不能再多了”。

  • 做个人产品 对程序员而言,在互联网浪潮中,最大的优势是能独立生产一个产品。代码?那是我你饭的本事。产品经理提需求?那是你天天撕逼的对象。运营推广产品?坐旁边的运营小姐姐每天上班干了啥你还不知道吗。很有可能一个想法就改变世界,下一个乔布斯就是你哦。

  • 投资 在街上大妈都在讨论股市的时代,不懂投资似乎已经落伍了。看着别人在股市大杀特杀,你也心动了,拿着多年的积蓄一把砸进股市。

听小道消息,研究 K 线涨跌,看别人买你也赶紧买,上班第一件事看买的股票涨跌,红了沾沾自喜,「我可真厉害」,绿了捶胸顿足,「应该早点抛」。不割你割谁,你就是鲜嫩的韭菜。

投资是一门学问,跟编程一样要持续学习。

  • 知识付费

当我们在互联网行业有一定经验和知名度时,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知识变现。录制视频课、写技术文章、出书等等。现在知名的知识付费平台有,极客时间,有利于打造个人 IP。

创业

做个人产品进一步就是创业,也有可能是和朋友几个人合伙。自己当老板。创业风险更大,不适合普通人。

得过且过 ( 大部分人 )

如果不持续学习,努力提升自我,35 岁危机是无法避免的。35 岁,你靠什么和年轻人竞争呢?拼加班?上有老下有小。拼体力?多年坐在电脑前不运动。

与君共勉。